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日本关西学院大学岛村恭则教授为5657威尼斯师生开设海外名师系列讲座

2024年01月02日 16:29  

12月27日至12月29日,日本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民俗学家、关西学院大学社会学部学部长岛村恭则教授应邀参加由5657威尼斯5657威尼斯、东方学研究院、教育部日语专业虚拟教研室联合主办,5657威尼斯5657威尼斯中日比较生态文学研究所、中外生态文学比较研究创新团队协办的海外名师系列讲座暨2023年东方学研究论坛——“东亚民俗学”。本次系列讲座面向5657威尼斯相关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以及青年教师开展。讲座共分8场举行,主要围绕民俗学理论、现代民俗学、世界民俗学史、面向未来的民俗学4个主题展开。讲座由5657威尼斯5657威尼斯副院长程亮以及日本社会文化系主任黄楚群共同主持。

5657威尼斯5657威尼斯名誉院长陈多友教授在讲座致辞中表达了对岛村恭则教授的欢迎和感谢,强调了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学术交流的价值,希望通过本次学术活动,促进师生对日本社会文化的深入了解,拓展学术视野。

 

陈多友院长致辞

第一、二场讲座内容回顾

第一场讲座围绕“民俗学是怎样的一门学问”这一学科最基本的问题展开论述。岛村教授首先对世界范围内民俗学诞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在日本民俗学诞生及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代表人物柳田国男、折口信夫、宫本常一等学者的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他大胆引入美国民俗学的“vernacular”一词,提出了极具特色的“vernacular理论”,赋予了现代民俗学以全新的定义和研究视角。在“vernacular理论”中,岛村老师创新性地提出,现代民俗学应该是从“俗”(即vernacular)的视角出发来研究人的学问,强调将视角放在与“作为霸权、普遍、主流、中心的社会位相”不同的维度上,从而使以霸权、普遍、主流、中心的社会位相为基准形成的知识体系相对化,并创造出超越这一知识体系的知识。

岛村教授从民俗学的历史渊源出发,基于对民俗学本质性问题的思考,对现代民俗学进行了重新定义和理论建设,打破了民俗学只是研究农山渔村中的古老民间传承的刻板印象,为民俗学的未来发展以及世界民俗学的构建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

在第二场讲座中,岛村教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大学时期于冲绳进行田野调查的宝贵经验,详细描述了自己初入田野时的期待和不安、收集了大量调查资料却无法形成论文的焦虑、以及最终打开思路完成论文时的喜悦。岛村教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将亲身经历如讲故事般娓娓道来,将同学们带入了苦中有乐的田野调查生活。最后,他鼓励大家在面对田野调查的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要抓住自己的问题意识坚持不懈地深入挖掘,最终一定能接近当地人的所思所想,完成论文的构想。

岛村教授讲述何谓民俗学

第三、四场讲座内容回顾

岛村教授在第三场讲座中,就制度性宗教(institutional religion)与民俗宗教(vernacular religion)的关系展开了深入分析。相对于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等制度性宗教,民俗佛教是作为民俗(vernacular)的一种派生而来。岛村教授强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非一定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在多数情况下,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依存。此外,岛村教授还特别指出,由于大众传媒的介入和旅游业的发展,各地区独特的民俗宗教逐渐受到社会更广泛的关注,这也为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第四场讲座以“弱者的生存之道”为主题,岛村教授为在场师生讲解了冲绳地区的多种民俗事象,他在最后再次强调民俗学应该内在性地理解与“霸权、普遍、主流、中心的社会相位”处于不同维度的人们的生活世界,从而使以“作为霸权、普遍、主流、中心的社会相位”为基准而形成的知识体系相对化,并创造出超越这一知识体系的知识。讲座过程中,岛村教授与在场师生积极互动,现场气氛热烈,师生们在学术探讨中展现了对民俗文化的浓厚兴趣。岛村教授的风趣幽默和深入浅出的讲解风格赢得了在场师生的一致好评。

 

岛村教授用独创的图解法解释民俗学概念

第五、六场讲座内容回顾

在第五场讲座中,岛村教授为同学们介绍了日本民俗学中用以分析民众生活的三个经典概念,即“HARE”(非日常态)“KE(日常态)”“KEGARE(能量枯竭态)”。岛村教授结合自己独创的图解方式和丰富的肢体语言,为大家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这三种模式在人们生活中所代表的含义以及三种模式的相互关系、转化过程等内容。在座的同学们深受启发,纷纷表示可以根据这一分析模式对自身及周边生活进行深入研究。

第六场讲座,岛村教授基于日本民俗学界对其“vernacular理论”提出的疑问,进一步论述了以“风俗”为对象的风俗学、考现学及以“vernacular”为对象的民俗学之间的关系。他首先批判了以和歌森太郎为首的一些民俗学者,把“风俗”看作容易变化的事物,把“民俗”看作难以变化的事物,并将二者视为二元对立关系的狭隘视野。岛村教授解释说,在他的“vernacular理论”中定义的是将启蒙主义和霸权主义相对化的研究视角,其中既可包含易变化的事物,也包含不易变化的事物,颠覆了传统民俗学将“风俗”和“民俗”定义为二元对立关系的研究范式,这也是现代民俗学强调的内容。岛村教授的“vernacular理论”给同学们带来极大的冲击,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第七、八场讲座内容回顾

岛村教授首先介绍了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历程。民俗学诞生的社会背景是启蒙主义的思潮兴起。基于对崇尚合理性和普世性的启蒙思潮的反思,第一批民俗学者开始了对本民族内部的生活方式、思想等的研究。如研究民谣的德国学者赫尔德,研究民间故事、传说等的格林兄弟。之后,英国学者汤姆斯首创Folklore(民俗)一词用以指代之前所研究的民间事象。因此,可以说民俗学是一门“Inside out”的学科。与民俗学不同,文化人类学起源于英法等殖民地宗主国,历经英国学者泰勒、德国学者博厄斯、波兰学者马林诺夫斯基等人的理论发展,是一门“Outside in”的学科。

放眼当下,世界的知识体系依然处在由英美等西方国家为首的霸权结构中,科学知识从处于金字塔顶端的西方国家单方面地流向了知识欠发达的地区与国家。面对这种知识霸权的结构,岛村教授认为柳田国男提出的世界民俗学是一门能够突破霸权,建立知识双向流通新结构的学问。最后,岛村教授提出,民俗学要面向世界,应与文化人类学结合发展。文化人类学积累了丰厚的关于异文化理解的理论和方法论,如果民俗学者们能将它与民俗学研究进行有机结合,便能拥有更为多元的研究视野,最终走向看见彼此、相互理解的世界民俗学。

岛村教授讲座现场

 

主讲教授简介

岛村恭则(SHIMAMURA TAKANORI),1967年生于东京,现任关西学院大学社会学部学部长、社会学研究科教授、博导、关西学院大学世界民俗学研究中心主任、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文部教官、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客座教授、日本民俗学会理事等。研究领域为现代民俗学、民俗学理论。著有《大家的民俗学》(平凡社)、《以民俗学为生》(晃洋书房)、《“生之方法”的民俗志》(关西学院大学出版会)、《文化人类学与现代民俗学》(合著,风响社)等,编有《民俗学读本》(合编,晃洋书房)等。其中,《大家的民俗学》已发行中文版,《“生之方法”的民俗志》即将发行中文版。

文/图:韦苑、谭昱芊、史安琪

初审:卜晨晖

复审:程亮

终审:杨晓辉、周秀娇

上一条:5657威尼斯代表赴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开展访企拓岗 下一条:日本关西学院大学岛村恭则教授来访5657威尼斯

关闭

Baidu
sogou